乌克兰东线的防线正在崩溃,波克罗夫斯克,这座被称为“红军城”的战略重镇,已经被俄罗斯推进小队撕开缺口。
城内响起炮声,泽连斯基提出谈判,这次,时间站在莫斯科一边。
红军城不再是传说,俄军已经在门口波克罗夫斯克这个名字,以前叫“红军城”,苏联时期的老名字,几十年没人提了,现在又被俄罗斯军方重新用起来,为了宣告。
东乌克兰已经打了两年,前线像钢锯一样来回撕咬。
真正让俄罗斯动真格的,是2024年夏天之后。
展开剩余92%美国军援断断续续,乌克兰兵员紧张,西方内部对继续援助的耐心正在耗尽。
于是,俄军开始转入主攻,大兵团推进,蜂群无人机配合滑翔炸弹,目标明确,就是波克罗夫斯克。
这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市,它是顿涅茨克州西部铁路交通枢纽,控制这里,就相当于把顿巴斯剩下的后勤线掐住。
俄军打这座城市,调了几万人。
初期是小股,7月17日开始,有侦察分队从南面摸进郊区,乌军发现得晚,等火力封锁下来,城南已经有俄军藏身。
俄军没有急着全面推进。他们知道乌军城内有防御工事,还有美国援助的155榴弹炮。
所以他们先放无人机,连续侦察五天,把乌军的阵地、弹药库、补给点都摸了个清清楚楚。
紧接着,7月20日深夜,俄军用大规模自杀式无人机发起第一次夜袭。
乌克兰防空系统疲于奔命,城市东南角燃起火光,通讯短暂中断。
莫斯科没有高调宣布攻入。但ISW、路透社、还有凤凰网等多个渠道交叉印证,至少有两个小股战术单位进入了城郊。
具体区域是波克罗夫斯克以南的工业区和郊野带。
在我看来这不是“夺城”,这是“先插旗”。
像20世纪坦克大战那种一波冲进去的打法,现在不多见了。
现代战争讲究“瘫痪式”推进——断后勤、轰通信、摧枢纽,再让主力压上,俄军现在就是这样,波克罗夫斯克不是一场硬仗,而是一次节奏控制。
有人还在等官方说法,可你看地图就知道,俄军从东南、西南两个方向,已经完成了“半包围”。
城市背后是开阔地,无险可守,而且,俄军还从后方调了第1近卫坦克军的装甲旅,已经在前线完成战斗换装。
这说明什么?说明俄军准备从渗透切入,变成大兵团碾压。
泽连斯基能看不懂吗?当然看得懂,可他手里的牌已经打光了。
泽连斯基突然谈判,主动还是被动?7月20日,乌克兰方面突然传出消息:泽连斯基提议尽快恢复与俄罗斯的停火谈判。
内容很模糊,渠道也没公开,但这个时间点太敏感了。
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?
因为乌克兰军方已经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撑不住。
泽连斯基不是第一次喊“谈判”,可这次,配合着东部重镇的战况突然激烈,怎么都不像“战术动作”。
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没吭声,国防部长发了个声明,内容很硬,但没有说“拒绝谈判”。
你琢磨这个微妙。
当军事手段陷入被动,政界才会试图用政治动作争取喘息时间。
泽连斯基提出“谈判”,很可能是为了争夺道义制高点,也可能是迫于西方舆论和民众压力,缓一缓东部的局势。
他当然不会直接“求饶”,可他主动松口,已经说明乌克兰内部,对于波克罗夫斯克的失守风险是有共识的。
俄军回应了吗?没有,莫斯科静悄悄,这就比任何回应都更刺耳。
你喊话,对面不理,就像下棋时对手盯着你笑——他根本不急着接招,因为形势已经倒向他那边。
再看乌军防线:波克罗夫斯克周边的西线补给公路已经多次被轰断,重型补给车进不来,战场物资靠小车拉。
这种打仗方式,扛不了几天。
这座城市打不下来吗?可以打,只是代价大。
俄罗斯现在兵力够,装备也足,普京清楚,这一仗打下去,将是对泽连斯基政府士气的重锤。
美国和欧盟会怎么看?如果乌克兰在东线再丢一座要塞,那些议会里的反战派、预算派、选民压力都会突然变大。
西方怕的不是乌克兰输,而是“输得太快”。
泽连斯基的谈判请求,是对外的信号弹,更是对内的火警。
可是,现在还来得及吗?
你不能总在最后一刻喊“坐下来谈谈”,尤其是对一个已经把炮架上你家门口的对手。
普京已经等了两年,他不是要一个“谈”,他要一个“赢”。
16万俄军压境,红军城只剩一口气战场不会等人谈完话才动手。
泽连斯基喊出谈判的这几天,俄军动作一刻没停,前线的炮声反倒更密了。
有卫星图像显示,波克罗夫斯克以南,装甲集群正逐步推进,火箭炮阵地沿着旧铁路一字排开。
俄军用了什么兵?俄国防部没说,但ISW、卫星图和多家情报机构披露,约有16万俄军被部署在以波克罗夫斯克为中心的区域,构成三面压制的攻势网。
东南面是第58集团军重炮与机步旅,打穿防线的主力;西南面是近卫坦克旅,负责对铁路交通要道实施钳制;北线则是空降师和轻装机械化部队,拦截乌军调动。
这不是象征意义的围城,这是准备彻底断掉城内所有生路。
乌军还在守。但守得极其吃力。
泽连斯基政府强行调动了数个新组建的国民警卫旅进驻市内,这些部队训练时间不超过3周。
你让这样的兵对抗俄军一线老兵,结果不用想。
城市被围,补给难进,最难受的不是炮击,是“窒息”。
战场报告指出,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的一个前沿阵地弹药已不足三成,有单位连夜冒险从哈尔科夫调集物资,途中被俄无人机打掉两辆卡车。
俄军打得准,乌军补得慢,城市外是炮口,城市内是耗尽。
俄罗斯没有急着进城,而是围而不攻,用火力榨干乌军防御线。
这就是现代战争的打法:不流血、不硬攻,用无人机、火箭炮、滑翔炸弹轮流投喂,把一座城压成死地。
小寻认为,俄军围波克罗夫斯克,打得并不急,但打得很狠。
这种打法对乌克兰政府的打击,不光是军事,还有政治。
一座“红军城”失守,那就等于让泽连斯基的舆论堡垒崩塌一角,而且这不只是失一城,是失一个支点。
波克罗夫斯克连着克拉马托尔斯克,是乌东防线最后的支撑梁。
被打断后,顿涅茨克方向将再无纵深可守。
从这个角度看,俄军从2022年打到2025年,从北线撤出,从南线逼迫,从东线强攻,现在终于对这个点下手。
这一招慢刀剐城,剐得是泽连斯基的信任和西方的耐心。
战争的钟声在响,泽连斯基已无翻盘之路波克罗夫斯克这场仗,打得不光是城市,是国运。
小寻翻了多个外媒和前线地图,一句话总结:泽连斯基要赢,得靠援助;俄罗斯要赢,只靠时间。
这就是两边最大的结构性差距。
乌克兰现在撑得住,靠的就是美欧一船一船、一车一车的弹药和现金。
而援助这东西,有时效,有政治代价,美国已经两次因为国会卡预算,导致援乌计划中断。
欧洲各国也在掂量,选举年、通胀高、民意厌战……泽连斯基再有道德高度,西方民众的耐心也是有限的。
再说乌军自身。
从巴赫穆特、阿夫杰耶夫卡打到波克罗夫斯克,乌军已经损耗大半精锐部队。
前线士兵轮转不足,补给线受限,后备兵源要靠临时动员,这是苦撑。
泽连斯基喊谈判,是他知道,一旦波克罗夫斯克失守,下一步就是斯拉维扬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,这两个名字在2022年打过一遍,再打一次,乌军心理防线可能崩。
莫斯科有没有回应?没有,因为俄军打到现在,已经拿到了主动权。
要不要谈、什么时候谈、谈不谈得下去,话语权都在普京手上。
现在谁说话,谁急。谁沉默,谁有底气。
有专家说俄罗斯战线拉长、后勤压力大,小寻不否认。但俄罗斯是按“战争经济”模式运作的。GDP下滑可以忍,卢布贬值能顶,通胀反正老百姓都习惯。
西方再喊“俄罗斯快崩了”,也改不了一个现实:战场是俄军在推进,城池是乌克兰在失。
波克罗夫斯克之后,还有得打吗?可能还有,但方向已定。
战争打到第三年,变成了硬耗模式。谁耗得住,谁能立场不变、战线推进,谁就是赢家。
小寻想说一句:泽连斯基清醒,但他清醒得太晚了。
普京等了两年,终于拿到一座城市的“金钥匙”,他不会再放手。
这场战争离终点还有多远?没人能说清。可有一点可以肯定:红军城之后,天平已偏。
参考资料: 《乌军证实:俄军渗透部队进入红军城》·观察者网·2025-07-23 《俄军16万兵力强攻波克罗夫斯克,已成俄乌最激烈战场》·凤凰卫视·2025-07-21发布于:河南省证券配资开户,如何股票配资,正规股票配资门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