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,当全球还在为中东局势揪心时,以色列国防部长抛出了一个让国际社会倒吸冷气的计划。要在加沙南部用速干水泥、铁丝网圈出一个“人道主义城”,把200万加沙人全塞进去,还不让随便出来。 消息一出,连以色列自己的反对派都坐不住了:“这不是安置,是集中营! ”
故事要从加沙的现状说起。 从2023年双方开打到现在,这片不足365平方公里的土地早被炸成了“废墟博物馆”。 联合国数据显示,加沙80%的区域现在要么被以军直接管制,要么挂着“禁止进入”的疏散令;剩下的20%,也几乎被炮火犁了三遍,满地都是断墙和未爆的炸弹。 原本属于巴勒斯坦人的领土,现在只剩加沙走廊和约旦河西岸指甲盖大的地方,而以色列这次的操作,是要在这“指甲盖”里再切出一块“试验田”。
以色列国防部长公布的方案听起来“简单粗暴”:60天内,用速干水泥砌墙、铁丝网封路、预制板搭隔离带,在加沙南部圈出个封闭区。 第一批要塞进去的是60万从南部逃过来的流离失所者,里面设4个食物分发点,“免得饿死人”。
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哪是“安置”,分明是“圈养”。一旦进去,就不能随便出来。 更绝的是“渐进式压缩”。 等这60万安顿好,下一步就是把加沙全部200万平民都“挪”进去。因为现在加沙80%的地盘已经被以军攥在手里,剩下的20%根本不够活人住。 以色列这是要把巴勒斯坦人从“分散的棋子”变成“集中笼子里的鸟”,你跑不了,我也好管理。
这计划刚提出来,以色列国内就炸了锅。 反对派领导人直接在电视上开炮:“地区连容纳这么多难民的基础设施都没有! 缺水、缺电、缺医疗,这不是安置,是拿200万人当实验品! ”巴勒斯坦官员更直接:“这就是把占领合法化。 ”原来,加沙现在被分割成好几块孤立区域,哈马斯作为“城市游击队”,靠的就是民众支持。 以色列这么一搞,民众连去隔壁村子找吃的都难,哈马斯的活动空间自然就被压缩了。 国际社会的反应更激烈。 联合国观察员实地跑了一圈,回来就摇头:“所谓的食物分发点,根本是‘人为制造的稀缺’。 ”
具体咋操作的呢? 4个分发点由美国私营安保公司看守,只有能走到那儿的巴勒斯坦人才能领吃的。 可现在加沙很多人连走5公里路都费劲,要么没力气,要么路上有以色列的检查站,要么被战火堵在路上。 就算好不容易走到分发点,领完东西往回走也是危险。观察员亲眼见过,有人刚领完面粉,就被一群“掠夺者”围上来抢光。 这场景让人想起历史上的“集中营”。 二战时纳粹用高墙、铁丝网把犹太人关起来,限制自由、断绝资源;现在以色列的操作如出一辙:高墙隔离、自由通行受限、资源由占领方分配。 当年日本侵华时,也用碉楼分割占领区,把抗日军民困在“无人区”里饿死、病死。历史总在押韵,只是换了时间、地点和主角。
以色列为啥这么急着建封闭区? 一是“领土扩张”。 巴勒斯坦原本的地盘越来越小,以色列这是趁火打劫,把加沙能占的地儿都占了。 二是“削弱抵抗”。 哈马斯能撑这么久,靠的就是和民众绑在一起。你有家我有业,谁愿意跟着打仗? 现在把人全关在一个封闭区,断了他们的联系,哈马斯没了群众基础,自然就“掀不起浪”了。 联合国早就看不下去了。 他们说,以色列所谓的“部分撤军方案”根本不是撤军,是把对半个加沙的占领“合法化”。 真正解决问题很简单:把所有通往加沙的过境点都打开,包括约旦和埃及的通道,让粮食、药品、帐篷直接送进来。 以前这么做的时候,加沙人还能吃饱饭。现在以色列偏要“封闭到底”,连国际观察员都不让进,这是要把加沙变成“现代集中营”的节奏。
联合国统计,加沙北部的人均每日卡路里摄入量只有正常需求的40%,孩子们饿得面黄肌瘦,医院里的营养不良病例激增。 封闭区计划一出来,加沙人连逃跑的路都没了。南部已经被以军控制,北部是封锁线,中间是废墟,他们只能挤在越来越小的“安全区”里,等着命运的裁决。
以色列的“人道主义城”计划,说是“保护平民”,实则是把200万人困在“笼子”里。 这不是安置,是另一种形式的压迫;不是解决问题,是制造更大的灾难。 当速干水泥开始凝固,当铁丝网越拉越高,加沙的明天,可能比现在更黑暗。
#AIGC热点大赛#
证券配资开户,如何股票配资,正规股票配资门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